金色观察|Layer1扩容:分片和可组合性
以太坊和其他公链,都在尝试利用多链结构扩容,例如以太坊2.0可能实现的同构分片、波卡正在实施的异构分片、COSMOS的跨链结构。而雪崩协议等网络,在多链结构里更细化的定义了功能分层和功能模块化实现扩容。
这些都是庞大且长远的设计,波卡还在经历插槽拍卖、COSMOS还在建基础设施,其余的链的技术进展和生态建设也还处于初期状态。
对于其他更聚焦于扩容的项目来说,也可能会更聚焦在单个网络结构里,例如在layer1实现分片,代表项目是Near。从长远来看,layer1的扩容(例如分片)是必然。在这些网络兼容EVM后,Defi等DApp都可以快速的迁移到网络上,如果解决资产的转移问题,这些网络都会成为以太坊的扩展网络。
那DApp需要什么样的layer1呢?前置的原则是2个:
1.解决共识问题带来的性能瓶颈。
2.尽力打造可组合性。
前文我们提到的同构分片、异构分片,其中分布的片,是一部分节点组成的链。可以理解为划分一些节点成为一个分区,这个分区独立其他分区存在,分别处理任务,
例如以太坊2.0,如果还依据原来执行分片的路线图,初期可能建立64个分片,而这些分片都最终由信标链来完成交易验证,分片之间的通讯叫做“交联”,如果其中一个分片需要验证其他分片时,才会进行分片间通讯。而因为分片的存在,DApp开发者在以太坊上开发DApp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个分片来做为主要的处理区。
这意味着这个DApp如果需要向其他分片获取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冗杂的步骤。在波卡、COSMOS实现的结构也是如此,波卡的平行链就是异构分片结构里的分片,平行链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中继链进行,但交互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平行链之间去单独定义。COSMOS也是如此。
这样的分片,是一种划定界限的设计,每个分片链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孤岛效应,所以要保证在链和链,或者分片和分片里保持通讯能力,而这个通讯有效且能解决底层数据可用性。也就是DApp需要数据跨片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数据不通用,两边标准不一的情况。
波卡的XCM、COSMOS的IBC都是在做这一件事。
但如果变化一下思路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思路。
例如可以在数据库分片的形式之上设计了新的共识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数据库分片+共识的新的分片结构。
这种分片不同于上文提到的定义一些节点作为分片链,而是把加入网络的计算资源全部先切分为不同的分片,分片不是通过链和节点划分的,而是通过随机命令随机分配到已经确定的分片位置里,这些通过命令分出的分片再组成一个个大的分区。
这种预先设定好分片位置,然后动态的将命令分配到各个位置形成分片的方式,需要通过共识来确认最终的状态。这种方式很像以太坊2.0中分片链的混合形式,主导的共识过程需要与信标链的ghost算法实现最终确定性一样。
这样做最好的方式是,可以实现更大的并行,调动所有的资源去使用,而不是固定分区带来的一些边界问题。
其次,可能重要的问题是组合性。
对比以太坊,链上的组合性是智能合约之间的相互交互,例如通过Compound借贷出的cToken等可以在其他DeFi里进行挖矿以及swap。这就代表了DeFi的合约要调用Compound合约去确认cToken。该合约之间的调用是组合性的体现。
如果两者不在同一个网络或者分片里部署,那就很难组合到一起,需要网关的处理或者需要一个映射的智能合约存在。如果没有边界问题,这些组合性就不会被限制。
当然这很明显存在一个链的格局问题。即在整个生态内,更偏向底层的链是否具有普遍性。
这个普遍性的问题,也会影响对如何划分某一层的定义,可以说,分片是一层扩容的选择,但分片在别的网络里,可以是二层结构。
除了技术上的定义和设计外,整体进展可能还和其他一些因素相关。
例如,以太坊的2.0是同构分片,分片的链、节点标准是统一的。但如果不从技术上做考量,从去中心化上做考量,以太坊实现分片,会限制于“保持”和“尽可能做好”去中心化。即搭建分片和搭建节点,节点奖励、后续稳定性都是要求用户自发完成。
而很多公链,直接用合作方或者自建节点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后发先至。这就让以太坊丧失了很多优势,让整个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以太坊、波卡、COSMOS这些庞大的公链结构还没有进展的时候,已经有很多链完成了超车,例如Near、Solana,但发展中的变化依旧很多,以太坊会在2023年会实现分片链,而Cosmos和波卡的发展进度也可能会集中体现在2023年,可以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