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狄刚:区块链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5-16 19:18:49 13392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给大家汇报区块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今天,我准备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汇报。首先,我们都知道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到现在为止,我们每天产生的数据是1992年的1.3亿倍。数据的增长和数字技术驱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是价值链、产业链和数据链的融合。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相互促进、共同融合,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基础。

从技术架构来看演进的方向,传统金融追求的集中可控,数字金融模式的IT架构要求的是快速迭代。发展到今天,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就发展出基于集中和分布的混合式的技术架构,以满足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且要满足稳定性能,业务连续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从分层模型的角度,技术架构到今天为止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模型。第一,生态协同层。我们发现过去的信息化是关注于单个主体,现在我们的数字经济是各个企业政府G端、B端、C端共同构成。这样的话,生态协同非常重要,而区块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过去我们的用户是单一渠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PC机。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的用户触达是全媒体的接触中心。以金融服务为例,它是一种泛在的服务,可以通过很多端侧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后台资源通过智能枢纽来了解客户的喜好和偏好,通过人工智能等各种算法进行支撑,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由各个产品组件提供服务,由基础设施提供支撑,构成了新一代的技术架构。

刚才讲到区块链,区块链也是今天的主题,最主要的作用是支撑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提升协作效率。第二,促进数据共享。第三,优化业务流程。第四,减低运营成本。第五,助力渗透监管。第六,建立可信体系。

我们看到区块链在全球各个产业和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金融、互联网、政府、能源、教育等领域。这是我摘取的世界论坛经济官网上的一个材料。从国内来看,我们从拼专利走向拼实力,从找场景转为建生态。

在金融行业,从内省改良和外部赋能两个角度掀起了区块链的运用热潮,比如内省改良方面的供应链金融、存证业务、普惠金融,外部金融、民生领域、低碳领域以及公益事业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案例。

从数字货币研究所而言,我们最近几年聚焦于区块链的具体实践。在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层,基于区块链构建的统一分布式帐本,我们提升队长的效率,积极在数字人民币的系统中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同时,在国际银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发起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也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同时,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在重点研发项目,即央行贸金平台重点应用了区块链。

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我们利用哈希算法的不可逆特性, 使用哈希代替真实的交易数据,保证个人隐私,同时避免了数据泄露的风险,结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特性,实现了对账和差错处理。

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牵头组织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央行贸易金平台。该项目的参与单位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央行征信中心、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海关总署多方口岸和我们。该项目现在已经编写了四项标准规范,申请了总共26项专利,完成了六篇论文,两件著作权,总共有十项。

央行贸易金平台主要实现三个目标,分别是信息可穿透、信用可传递和可共享。同时,我们提供了三大能力,即包容性对接、对等性互联和可控性共享,具备了三大优势,区块链的专业性、中立性和权威性。

未来的挑战,从三个认识和三个方面的需求、八个方面突破。区块链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鲜事物,我们还是要从概念层、逻辑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统一认识。现在大家讨论区块链比较多,但不是在一个维度,那么,概念层要统一,逻辑层和操作层才不会混乱。

我们需要聚焦应用、技术和产业三方面的要求。首先,以认识为前提。认识需要升级,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在应用区块链之前,首先要看不用区块链会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应用区块链,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上链。区块链也存在一个可信的问题。大家也要探讨,比如长安链有政府背书,我们有很多相关的重要级单位参与等,这些都是给它增加可信的基础。区块链现在很多,而我们要有起码的辨识能力。另外,我们也不是简单地把目前的供应链技术搬到联盟链。区块链还要结合需求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比如长安链提出了基于软硬的方式,等等。现在在各区块链领域,大家都是基于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突破。

同时,区块链本身要保证公允性、中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场景和需求的驱动,尤其利用区块链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升级和优化,不是简单地把线下原有的业务流程搬到链上,而是利用区块链本身可信任、可穿透和可共享的优势,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

很多人提出区块链可以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其实并不是完全把中介去掉,而是去掉无用的中介。传统的中介金融领域有很多无用的中介专区信息不对称的暴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无用中介去掉,优化现在的流程,识别出有用中介、无效中介和专业中介。

第二,在技术方面,突破自主关键技术创新,郑院士也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在体系架构方面,我们目前遇到很多挑战,比如性能问题。这里面有侧链、多链、硬件加速、高通量技术以及分层、分片等机制来解决架构上的问题。第二个是隐私保护。虽然有了很多主流的隐私保护技术,但是在实用化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性能和落地方面还需要进行一些突破。第三个是安全方面的挑战。我们现在面临一些开源许可的问题。刚才郑院士也提到了,包括各种安全性的风险,以及下一步的量子计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安全有态势感知的能力, 以及抗量子算法以及安全,包括分布式身份,这些都是在安全方面的有效举措。第四个是监管审计。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有一些匿名化的挑战。第五个是融合集成。区块链如何与传统的技术架构和新的技术架构进行融合,需要集成和改良实现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第六个是标准体系。现在我们的互联互通性差,在国际标准方面,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不够,需要加大标准体系的力度。

第三,在产业方面,需要形成区块链的价值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以及标准和问题,还有外部数据导入问题,因为要保证链上的可靠性。数据的融合交叉也是很关键的,以及重复建设问题、系统割裂的问题。虽然现在建了很多的区块链,但是发现旧的孤岛被新的孤岛代替了,旧的壁垒消除了,又产生新的壁垒。我们需要加大顶层设计,实现业务互通,形成产业的共治。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产业方面的创新。

最后,我提出八个方面的突破。第一,基础理论。建议加大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区块链体系创新,开源体系研究以及可信技术、共识算法创新、密码理论创新,实现基础理论的突破。第二,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合约创新、区块链网络技术、芯片和硬件、区块链安全、跨链、监管审计、威胁监测等。第三,标准支撑。制定核心技术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参与国际标准,强占技术话语权。第四,专项示范。第五,产研协同。第六,人才培养。第七,生态共建。第八,政策保障。今天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中关村论坛

声明:所有在本站发表的文章,本站都具有最终编辑权。本站全部作品均系微算力原创或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产生的纠纷与本站无关。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相关推荐

  • 微信:aspcool
  • QQ:580076
  • 手机:18992859886
  • 工作时间:9:00~18:00(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