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一凡:数字人民币背后的竞合交织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截止目前,中国DCEP已经完成了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等多地的试点工作。中国DCEP本质上就是人民币纸币与硬币的数字化加密版本,同时具备与人民币法币同等的法偿性、配备二元运行与双层结构。此外,其还具备匿名可控、双离线以及弱耦合等特点。
RedBlock的CEO周一凡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一道参与录制了安博天下的系列访谈节目。三方围绕数字货币时代是否已经来临以及中国DCEP对海内外货币及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畅谈。
本期我们将为您辑录题为《数字人民币背后的竞合交织》的相关节选内容,敬请阅览。
安博天下: 先期有抽到数字货币试用红包并进行体验的朋友们反馈说数字货币在使用上感觉上跟平时惯用的网络电子支付差不多,这两者之间的概念有何不同?
周一凡:我们可以把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理解为电子支付,所谓电子支付需要首先把整个货币电子化和虚拟化,然后通过此类媒介和网络传输渠道才能够完成支付。原则上来讲我们可以把电子支付的过程理解为以下流程,即首先将我们持有的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然后通过它为中心化的媒介再来进行支付。
而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方式虽然也具有钱包的含义,但却与电子化的支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可以无需网络、完全离线地进行交易。
安博天下:这样无需网络即可完成支付的方式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大家经常提到的区块链中诸如以太坊和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那么数字人民币和这些货币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周一凡:严格意义上讲,区块链中的数字货币不应被称作“数字货币”,而应该是一种数字资产。目前比特币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有价资产了,也就是说它只能代表你所拥有的的价值。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的资产例如我们投资的股票价格也会有所波动,股票就是一种金融资产而非流通的货币。因为它不是一般等价物,不能被作为是交易凭证。
之前有国家尝试使用比特币POS机或者用比特币进行支付、消费,我们可以用金融诞生之初的概念进行理解,即以物易物,是以一种资产去交换另一种资产而已。随着时间的发展,
最终会发展为用相对保值的等价物来做标的。
余所长:回归经济学的准确定义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所谓货币,就是承担计价、结算、价值储藏等功能的一类等价物。人民币,美元等法币肯定是等价物,是货币。但是比特币等就没有发挥市场等价计价的功能,因此不能被称作货币。
安博天下: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电子支付涉及到很多个人隐私信息。那么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同样是受到了央行的监管吗?
周一凡:我们在用纸币进行消费时,银行其实是可以监测到纸币是从哪台机器、由谁执行进出的,但无法对中端的流程进行监控。但是如果数字人民币广泛普及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对中间的每一个节点进行记录。
安博天下:国家对数字货币第三轮“公测”的推进过程中,在试点城市的选择上进行了怎样的考量?是否会在未来的推行上也采取相似的布局?
余所长:我觉得央行选择包括深圳、苏州、上海和北京在内的城市进行试点,是有深层考虑的。以深圳为例,这里的数字经济非常活跃。当地居民已经习惯于数字化的生活;第二个方面就是试点城市均为科技创新型城市,契合了数字货币强大的技术性特征;第三,深圳的金融业也是相对发达的,有利于银行交互体系更好地构建以及风险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在试点过程中能更好地测试数字人民币的相关属性(可行性、安全性)。
安博天下:数字货币的第三轮“公测”在一月中下旬已经完成,未来的完善周期大概需要多久?
余所长:官方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执行时间表的,个人觉得测试期可能还很漫长。货币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除了日常消费外还能用于金融交易、跨境贸易等。如果货币功能只是局限于很小量,如仅用于发红包和线下支付的话,那么其意义是远未发挥出来的。因此,我觉得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应用场景会越铺越大,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在充分验证其可靠性和可行性之后,才会全面推广。
周一凡:我认为技术并非是有严格壁垒的一环,而只是决定标准。即标准由谁来定,会为谁、为哪个行业所接受。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当前的测试:第一个方面是应用场景。目前测试的场景大多是高频消费,如滴滴打车、日常消费等。这应该是在测试数字人民币的抗压能力,测试其是否能承载高频、高速或是多交易量的转移;另一个层面是测试包括不同场景之间是否存在技术缺陷。例如一些贸易往来、跨国交易或者是大宗货币交易。因为此类交易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更重要的是测试整个设计和发展规则。目前数字人民币对标着纸币人民币的价值,它的锚定物可能是单一的纸币。我猜测数字人民币在未来是否可能会锚定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或不可再生资源,诸如黄金或石油等。比如之前美元就曾通过布林顿森林体系锚定过黄金。
安博天下:钱币是财富的代表,也是人类相互关联并与物品间产生关联的消费所有物。如果说数字人民币一旦全面发布,无疑会重塑整个支付体系。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当前时间点来推出数字货币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字货币在技术和经验上又有哪些优势呢?
余所长:首先,国家战略上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包括最新的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我们尚未像美国那样把整个金融数字化,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缺陷;其次,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竞争。很多国家都在探索发行主权型数字货币。因为货币背后代表国家信用,存在着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
周一凡:我们数字货币的发展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我们做过整个国际市场的分析,目前已经上线的、被政府所认可的数字货币的国家只有不到10个,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中小型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安哥拉等。大型经济体反而并不活跃,他们尚在研究之中。这也可以理解,以委内瑞拉为例。该国的通胀已经高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水平,其自身的信用度很低。它便可以通过货币数字化的方式重建自己的金融体系。其实数字化的整个进程为很多国家提供了重建信用体系及与国际挂钩的机会。这对我们国家而言也同样重要。我们一直想要在国际社会中确定人民币的主导地位,而数字化无疑是最佳也是最快的一种方式。目前我们在技术和经验上的领先地位也有助于我们拥有未来的话语权优势。
安博天下:货币数字化会对以美国为核心的旧货币金融体系带来什么影响?
周一凡: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规则掌握在谁的手中。纯粹对数字化进行抵抗是不现实的,
因为整个世界的基建和历史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变革的一个阶段。过去20年间,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变革,包括移动电话的普及、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等。现在线下的一切都可用数字化进行表达,去交易、去定价,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谁去制定标准和规则,而非无用的抵抗。以老牌金融国家瑞士为首的欧洲国家和美国都在争取掌握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瑞士已经把楚格定位为数字加密谷,大力规划发展数字经济;受当前疫情影响,美国暂时还无暇顾及数字化经济的研究。中国在这个时间点实现了突起。
余所长:我认为接纳和融合是发展的唯一路径。但整个过程无疑会相对谨慎,比如互联网上谁是数字的真正拥有者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我们需要围绕着这些争议一一解决,一一完善,从而创造出更多条件和可能。
安博天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数字人民币形成一个可观的规模需要历时多久?
余所长:数字人民币还需“补课”。就金融数字化而言,中国是自上而下发展,而美国却是自下而上。美国是在将实物资产数字化之后诞生出了对数字货币的需求,而对我们国家而言,将各类资产数字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周一凡:从整个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体系的构建是金字塔式结构。就数字人民币而言,先要制定结算工具,然后逐步完善金融体系和底层设施,包括数字化银行、托管机构、券商,才会利于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我们之前也提到了数字人民币锚定其他等价物,如果有可能的话,这样的接受力度就会更大、接受范围就会更广、应用场景也会更多。这样来看,整个基础还是需要被建设的。也就是说数字人民币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完善实体的基础底层设施和监管体系,并丰富其应用和接收场景和领域。此外,包括防火墙在内的基础安全设施也亟需建设。
新生事物需要走过漫长的发展道路,数字人民币也不例外。它的发展需要在整个中国的金融、法律体系和应用、规章补充与支持下走得更坚定,更有意义!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完整视频链接】
关于访谈的完整视频记录请查看下述视频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竞合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