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基础知识普及:你了解LP流动池与Token逻辑吗?
相信熟悉区块链世界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直译成中文是“去中心化金融”,如今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名词。
虽然这个概念已经非常的耳熟能详了,但是依然会有些朋友对这个名词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将围绕DeFi这个关键词来详细的讲讲它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Token逻辑。
在讲原理和Token逻辑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去中心化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有哪些不同和优势。
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去中心化金融的方便与快捷,只需要两个账户以及一个能上网的手机或者电脑,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两个人都能在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内完成一笔交易,实现价值转移。
再对比传统金融的跨国转账,不仅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还需要在银行拥有账户,需要kyc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虽然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规模依然很小,但是它的方便快捷以及去中心化透明的特点也使得其拥有了挑战传统金融的筹码。
所以说DeFi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且还是一个有真实落地应用的产物。
要讲DeFi,那Uniswap这个平台/协议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是交易量数一数二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而且其中的流动池和价值Token等设计也构成了DeF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展出了很多衍生物。
我们今天就要来讲一讲流动池以及Token。
流动池简单的讲就是将两种不同的Token,以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这就被称为流动池。
假设现在Token A和Token B的价格分别是1美元和10美元,那么要组成流动池时,需要以10个Token A和一个Token B这样的比例进行组合。
这样的一个动作我们也称为“组LP”,所以组成一个流动池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假设现在有足够(无限)多的Token A和Token B组成的一个流动池,当一个用户使用一个Token B来流动池中兑换走10个Token A后,流动池中的A:B依然无限趋近于10。
但是,如果流动池中的Token不够多,假设只有100个A和10个B,那么如果用户使用了一个B来进行兑换后,流动池中的比例会变成90:11,换算之后即8.18个Token A就可以换走一个Token B。
而实际中的价值是一个Token B值10个Token A,即用户此时来池子中用Token A兑换Token B是有利可图的,这样就会有用户愿意来做这件事,实现了池子的动态平衡。
而上面所说的价值出现偏移,也就是造成我们经常说的“池子不够大滑点很高”的原因了。
而我们在使用Uniswap时,需要缴纳非常低的一笔手续费,当然以太坊的gas费绝对算不上便宜(但这一部分并不被uniswap所收取)。
所收取的这一笔手续费就成为了uni这一平台币后面的价值支撑,可以用其来参与社区投票治理等。
所以理解DeFi最重要的是理解流动池的原理,理解了流动池的原理后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滑点、组LP、无常损失等等专业名词啦!